蓮靜竹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的設計,對內調劑水系、旱澇保收,對外連線航路、興盛貿易。世人得了好處,卻將父親忘的乾乾淨淨,所有的功勞歸在太守李守業一人身上,所有的苦難都留給了一手和家人。
都說好人好報,爹爹雖出身平民之家,卻聰慧異常,自幼書讀的好,棋也下得好,以工農戶出身經科考入仕,赴任之初便走訪農戶考察田作,建言築湖蓄水、疏浚水利,為萬千農戶請旨免賦,又將家裡唯一的宅子捐出集資,他一心為民生計、為鄉里福祉,為何落的如此下場?
當日,那些送他歸家的差人說,當初正是他建言州府平荒築湖,而為了這件差事,太守老爺頂著巨大壓力向朝廷請旨,免了當地萬戶賦稅,又是徵丁,又是呼叫庫銀,開山劈石,興師動眾幹了兩年,卻不見半分成效。夏旱灌溉沒有解決,雨季內澇也沒有減緩,如今鬧的民怨沸騰。他倒是尋了門路,另謀高就,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當他拿著州府衙門蓋了印的推薦書時,卻因大喜過度痰迷心竅而致氣絕歸西了。
那些人口中所說並無半分憐憫與唏噓,反而有著一種毫不掩飾的快意。
就差把“死有餘辜”四字直接甩出來。
“他不是那樣的人”!劉一手清晰的記得……
多少次在睡夢中醒來時,聽到爹爹對孃親說:“眼下日子艱困,都是因為明州城地勢所限,明州僅靠一條甬江排澇不是長遠之計,拓寬三江口中東岸大河路,經邱隘、五鄉打通育王嶺,過大廈碶建一條河,水直排東海,便可徹底解決內澇之患。”
爹爹還說,“東湖一定要修,不僅可以在夏時灌溉農田雨季排澇,還可用於航運,如此一來,內航外航接續,可吸引商船停泊交易、可發展養殖,還可供百姓日常飲用,此事雖當下要苦個三兩年,卻是福澤子孫、千秋之善舉……”
言猶在耳啊。
那個心有定算、身無長物、卻腹有才華、且揣著利他之心的清俊君子,終不再見了。
那個慈愛、包容、自幼將她抱在膝頭下棋、教她識物辨人的爹爹,已永遠封存於記憶深處了。
還記得爹爹給她們三姐妹起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後的期冀——長姐弈春、二姐弈夏、三妹弈秋。爹爹說過,若再來個老四,就叫弈冬,不管弈冬是男是女,待集其四季之後,便不再生了。因為對爹爹而言,若能一年四季弈棋為樂,便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只可惜,他的弈冬沒等來,而他自己卻隕命於那個刺骨的寒冬。
慘痛的現實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