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元直不解,求教先生 (第1/3頁)
知雀東南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完李北川又看向了蒯良蒯越等人。
李北川走下將臺,對眾人深施一禮,隨機開口道,
“劉表此人不堪重任,坐擁荊襄九郡卻不敢向曹操用兵,讓天子蒙難,我主漢王不才想當初只有兄弟幾人而已,現在坐擁江東各地,聲勢日漸浩大,不日便會向北方用兵。
我主漢王求賢若渴,你二人乃是當世大才之人,怎肯屈膝在劉表這等碌碌無為之人手下,何時能出頭?
你二人何不就此歸降我主,助徐庶提領荊州,治理地州出謀劃策,以為荊州九郡數百萬百姓謀福?”
蒯良蒯越紛紛跪倒在地,“我二人願為漢王效力,願為大司馬效力,共保荊州,以抗曹操!!”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二位快快請起。”
李北川得荊州九郡,斬殺蔡氏一族,將劉表舉家送至會稽,得蒯良蒯越相助,荊州大半文武賢臣皆歸降漢王,在徐庶手下為事。
李北川派人遣送劉表家人至江東之時,便有信附上,畢竟自己剛得荊州各地,以防劉備責備,必然寫信告知漢王,之前劉備是多次勸阻自己不許進兵荊州。
如此一來,荊州各地除南陽宛城等地,均已在李北川手中掌控。
襄陽蔡氏被屠殺之後,荊州各地算是徹底清除乾淨。
不過徐庶依然是那個十分好奇的,
“先生,荊襄蔡氏和蒯氏都是當地大族,為何先生對蔡氏有這麼大的意見,要滿族屠殺,而對蒯氏一族予以重任,莫非是因為蔡氏與劉表之間的關係?”
李北川面對徐庶是一臉無奈,每次攻城奪寨之後徐庶總是要跑來問上幾個問題,
“元直,你現在這個習慣一點都不好。”
徐庶也是一臉懵,沒錯。按照徐庶的做法,若是大軍想在荊州快速穩定下來,必須要巴結當地士族大家,而這個蔡氏就是襄陽當地最大計程車族,若是得到了蔡氏的支援,其他世族大家必然紛紛相投。
此時斬殺蔡氏一族無疑是埋下禍患,李北川大軍進荊州,今天敢殺蔡氏一族,明日就會對其他士族動手。
這一點是尤為重要的,之前在江東之時,李北川就全然不同,江東四大家族李北川一一前去拉攏,除了孫氏之外,沒有屠殺過任何士族。
就連當初的江東大都督,李北川也僅僅是監禁而已,就算周瑜和孫氏多有關聯,李北川也沒有下令屠殺周瑜家族,為何到了荊州就不一樣了呢?
“先生為何說元直習慣不好,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