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元直不解,求教先生 (第2/3頁)
知雀東南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想不明白,若是先生在荊州有了蔡氏一族的相投,整個荊襄就沒有人會對先生有異心,便會紛紛依附。
就算蔡氏曾在劉表在任時專權,多次企圖奪下荊州之主的位置,但是那只是對劉表而已。他又怎麼會是先生的對手。他。。”
“停!!!”
李北川撓了撓腦袋,對於熟記歷史的李北川來講,劉表死後,蔡氏直接投降於曹操,儘管給自己家族帶來了短暫的安全,與榮華富貴,但是劉琮不日便被曹操害死,蔡氏一族也跟著倒黴。
但是最重要的是,李北川記得很清楚,蔡瑁降曹不降劉的原因,一是劉備屈身在劉表之下的時候,劉備參與了劉氏立嗣之事,蔡氏一心離劉表次子劉琮為荊襄之主。
劉備卻主張自古立長不立幼,便引起了蔡瑁等蔡氏勢力的不滿,所以對劉備一路追殺,甚至最後降曹。
但是蔡瑁自小便與曹操相識,劉表死後,劉備勢弱,而曹操剛統一北方,勢頭正盛,而且若不是之後赤壁之戰的那場大火,曹操就已經一統天下了,蔡氏若是想壯大自己家族,投身曹操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沒什麼,你要記得一件事,蔡氏是可以左右荊州之主的人,手上權利極大,若是留下蔡氏在襄陽,我想用不了多久,我就會在西川收到徐庶身死的訊息。
但是蒯良不同,他們只是劉表的臣子,無法參與荊州權力的問題,所以蒯氏一族可留。
元直你要記住,但凡跟權利沾邊的事情,一定要殺伐決斷,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江東主張漢王將孫氏屠殺殆盡,哪怕是遠在天邊的孫氏宗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孫氏滅盡,江東人人自危,尤其是這些名門世族,所以那時就算我不出面,他們也會自己找上漢王,依附漢王。”
“元直受教!!”
“我們現在的目的是統一天下,我可不希望我在前線攻伐,後院起火。”
李北川說完看徐庶低頭沉思,繼續說道,“元直,現在雖然荊州各地已盡歸漢王,但是各地太守我還沒有合適的人選換上,這段時間你要在荊州挑選人才,儘早將各地太守換成自己人。
我在西川的攻伐之路可能沒那麼順利,所以你要在最短時間內將荊州穩定下來,西川謀臣高士眾多,西川必定是一場苦戰,但是連年苦戰,我早已疲憊不堪。
說不定哪天就會卸任大司馬之職,回鄉下種地,你要早日成長。孔明在江東輔佐漢王,士元在薊春防守曹昂,而你要在荊州抵抗曹操大軍,切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