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第2/3頁)
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稱呼,韓非與李斯目光一碰,一個已經迅速想到秦王描述的場景,思忖之下竟發現確實是可能之景;一個則捕捉到“韓有張氏行刺”,心下一驚,想到了五世相韓的張氏。他記得張氏換了家主,太過年輕,在韓國已經漸漸沉寂下去了。
兩人抬眼觸到對方視線,不由轉開,各自思索起來。
上次嬴政對李斯,只提到各地秦律鬆弛,難以治理,貴族大豪橫行不法,六國名亡意存,帝國危機重重的未來,還沒有提到天下皆反的事,更沒有說僅是他身後一年,就天下皆反,三年而大秦亡。
不多時,韓非率先回應,壓住速度慢慢吐字道:“是項、項氏?楚國與秦有恨,離關中路、路遠,項、項氏又擅兵。”他其實還有話要講,既然項氏藏匿於吳,又為太守座上客,楚國天高路遠鞭長莫及,楚國人心不服的話,項氏擁楚王留在故地的公子王孫起兵,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就是這張嘴不爭氣,說得太多他怕大王著急,只能簡而言之了。
李斯也接著道:“莫非是齊?齊國昔年僅餘兩城而復國,齊王雖懦,卻不可輕視齊人。況且齊國風俗與中原多有不同,齊人不服秦治,擁立田氏而反,亦不為奇。”
他也考慮過趙,趙國民風摽悍勇烈,極有可能反秦。不過趙國畢竟離得近些,容易控制。要說反,還是齊楚這樣遠離關中的大國更有可能。而且楚國從建國到現在,楚王都沒能完全掌握國內的封君勢力,秦國雖然滅了楚,但想控制這些有錢有地有名望的舊日封君恐怕也難;齊國則是自古重商,風氣浪蕩,受不了秦律約束,極有可能造反。
嬴政注目於地球儀上目前仍然屬於楚國的位置,又移向同樣屬於楚國的另一個位置,搖了搖頭。他們都說錯了,當世恐怕沒有一位賢者能夠猜到那個結果。
“是一名戍卒,本要往漁陽戍邊,因著下雨誤期,率九百戍卒而反,天下震動。雖未得進關中而亡,然群雄投奔,又受其令赴六國故地,於是山東六國,皆反。”
李斯與韓非同時怔住了,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也完全違背了他們人生至此的世界觀。
非王孫,非權臣,非將軍。
乃一戍卒。
僅一戍卒耳。
他何敢反?
他何能反?
他何以反!
大王所言,究竟是真的仙人演法,還是大王危言聳聽?縱是仙人演法,又真的可信麼?
誰能想得到呢,第一個大一統帝國,迎來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