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3 (第1/3頁)
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秦二世”就覺得晦氣,不想要這個稱呼了。
所以他還是“隨大流”,隨後世的大流,定了年號。
就是這年號也有點問題,臣子們定下的年號,什麼元始、元初乃至元鼎,嬴政背地裡一查,全被老劉家的皇帝用過了,他也很生氣。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還用,他豈不是成了劉徹的灰孫子,絕不能幹。
臣子定不下合適的,他就以“始皇帝”為號,橫豎他就是第一個皇帝,他定的就是規矩。
如今便是始皇帝四年。
新年剛過不久,招工佈告上的時間就是始皇帝四年二月十八,招工時間一直到三月中呢。許狸路上也見過,有些廠招工會到鄉間貼布告,這張不是不小心遺失,就是沒粘牢掉下來,被風捲到樹上的,正巧叫她撿著了。
她有信心,她的針線功夫也很不錯的。
把佈告上的地址和時間反覆背了幾遍,許狸將紙張仔細疊好收起來,準備住下後就去問一問。只要能上工,她什麼也不怕了。
-------------------------------------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從武都來的青少年們在咸陽已經待了三個多月了。
許衍就是年紀最小的,小到他跟著別人一起去鄭縣令的朋友那裡,還被多問了幾句,擔心他不能勝任。
他們的工作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中最不起眼的一部分。自天下一統,天子就召集天下百家共同完成兩個任務。
其一,整理大小諸侯國的史書記載,完成一部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如今的通史。
其二,統一天下文字,併為文字編纂字典和更大規模的詞典,以便查詢。
兩項任務引得無數大家西進,儒家八派,荀子門徒,道家野老,墨家餘脈,聽到訊息就紛紛登車急趕,帶著能叫來的所有學生往咸陽而來,生怕錯過這兩場盛事。
圖的不是名,而是話語權。
誰不知道孔子筆削春秋,史官記錄下來的事情,再嚴謹也帶上了史官個人的所思所想。不過各國史官記錄下來的資料,本來不過是備查的檔案罷了,主觀色彩相對還是較淡的。
而用這些檔案重新組合闡述出來的史書就不一樣了,哪一派學者所寫,就會帶上哪一派的深厚印記,將會世世代代影響讀者的偏向,引導後人的觀念。
堯舜禹三代聖王的傳承,在韓非這樣的法家筆下,跟在儒家筆下就是兩碼事。
字典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