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3 (第2/3頁)
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字一個詞的解釋同樣有偏向,絕對是自己學派留下印記的好機會。
韓非子身體看著好像不太好,從做這事開始,跟打了強心劑似的又振作起來,帶著新收的弟子們加入進去,跟儒家針鋒相對你死我活,身體看著一年拖不過一年似的,精神卻好得看上去還能再活二十年。
嬴政還曾經擔心地讓太醫給他看過,韓非表示自己沒事,而且都怪李斯官迷心竅,以李斯的文筆和敏銳還有那能打十個的好身體,要是肯專心做這個事,哪還要他拖著病體耗費心力。
他請求嬴政,如果自己死了,那治理天下的事,有張蒼也可以了,一定要讓李斯盯著修史的事,不能讓儒家仗著人多偷偷塞私貨。
嬴政:……
嬴政答應下來了。本來這個事他自己也很重視,確實要信得過的人盯著。李斯的“前科”也讓他不放心,等李斯年紀再大點,是得讓他退休,到時候發揮餘熱去幹這個活也不錯。
不過現在還不行,現在正是李斯得用的時候,他十分倚重,不能弄去修史。
這兩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開始不過兩三年,離結束還有很久很久,嬴政甚至懷疑到自己歷史上的壽終之時,他們連初稿的一半都沒搞定。
需要的人也很多,各派有名望的老師們帶著學生邊讀邊整理,並動筆開始撰寫。經過幾番爭吵後,會有一個大家都不能說滿意的初版,然後再爭再改。
這個改的過程可能要先經歷自己內部各派,再拿出來與別的學派爭,很是麻煩。
於是又有學者不願意自己所寫埋沒,乾脆借大秦的藏書幹私活。自己寫的也留著,將來自己整理成書就是了。
並且這麼多學者文人聚集,他們平時也會寫一些文章。如今主要還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要識字工人,大量辦出版還是有點不現實,只在咸陽有一家活字印刷坊,正準備搬到外城,改建成真正的印刷廠。
而無論哪一種印刷方式,都不會什麼人的文章都印。
種種種種,就誕生了抄寫檢校的需求,咸陽需要大量讀過書有閒時間的年青人替人抄書,替人校對。
一批人有了出路離開了,就需要新一批人的填補。
去年一場考試之後,走了一批人,便有了需求。鄭羊透過長安縣的親友知道了這件事,就人託人的,給自己轄下的少年們找了這麼個機會,讓他們來咸陽見識一番,在咸陽找到可以繼續讀書的地方。
現在三個月了,大夥也都安定下來,找到各自的去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