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武安侯死 (第2/7頁)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邊動作連連的時候,北邊的周國也沒停下。
原先襄陽的二十萬周軍,在與陸淵交割了襄陽城之後,便開始北還。途中又放走了數萬徵召而來的民夫,讓他們返回家鄉,恢復生產。
而後周人又在自己掌控的,襄陽郡漢水以北的三府之地,留了五萬兵馬駐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換源app】
以此防備南邊的陸淵北上,或者東邊的梁國威脅。
隨後剩下的十萬大軍,周人留下李煙景領著,屯駐在了南陽郡,與梁人的淮陽郡對峙。
在北邊的河南郡,周人同樣也有十萬兵馬集結,威脅著周國的河內、潁川二郡。
周、越二國默契配合,各自在兩國邊境屯兵,加起來幾近四十萬兵馬,還俱都是精銳戰兵。
如此重大的壓力,瞬間令得梁國大感吃不消。
最終不得不打消了,最後一絲趁亂佔便宜的念頭,開始讓江夏、彭城、穎川、河內諸郡兵馬撤回,只在當地留下了原本規模的邊境守衛。
然後派人出使周、越,開始與兩國盟好,各自約定,弭兵消戰,讓三州之地,再復和平。
至此,這場最初由靜海國入侵,從而引發的越國內亂,最終演變為波及三州二十餘郡,十萬裡疆土、數百萬兵馬的三國亂戰,總算是落下了帷幕。
而隨著三國盟好,雍、青、揚三州,三個最大的國家不動了,其它一些小國家,縱然想動,也有心無力。
所以長久的和平趨勢,是個人都能夠看得出來的。
而長沙國前幾次恩科、科舉,每次都選拔數百上千人,靠的是什麼?
靠的是不斷戰亂,接連兼併土地的紅利。
而如今戰亂消彌,各國穩定,地方局勢趨於平和。
那麼在大和平的環境下,長沙國再想像原本那樣,靠著戰爭開疆擴土,已然是不可能了。
因此如今長沙國的三郡十七府之地,這個疆域規模,應該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達到十幾幾十年。
這種情況下,自然沒必要大規模選拔官員了。
今後每年年末舉行一次科舉,選拔十幾幾十人,用以補充官員缺額,將變成
如此一來。
錯過了這次恩科,錯過了這最後一道快車,今後再想要做官,那就得和上萬人競爭,那十幾、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