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武安侯死 (第3/7頁)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名額了。
這種競爭的激烈程度,和如今上萬人競爭八百個名額,那難度能一樣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此在想通了這點之後,凡是有點長遠眼光的讀書人,都開始朝著長沙城蜂擁而來。
長沙立國後的最後一波紅利,沒有人想要錯過。
因為此次錯過,今後可能就真的再難擁有,再也做不了官了。
在這種大趨勢下,長沙城在大王婚禮結束後,喜慶過後,在大量士子湧來的情況下,又開始了紛紛擾擾,城市喧囂。
而在這氛圍下,長沙國的聲勢,再度被推上了雲巔。
議政殿。
陸淵此時正在接見著自己的左相崔長青。
“大王,此次科舉,共有兩萬一千人報名。據統計,這些人內,寧海國士子有四千人,南海國士子有六千人。
我國內,原洞庭郡籍計程車子有三千人,原江北襄陽郡籍計程車子兩千三百人,漢中郡籍計程車子四千四百人,西川郡籍計程車子五百人。
如此三國士子相加,有兩萬餘人。
此般盛況,便連周、梁、越三國,也少有聞之,天下極盛矣。”
崔長青彙報著科舉的準備工作,待說道報名人數時,整個人都難以把持,興奮的臉色通紅。
一次科舉兩萬人參加,這種盛況,周、梁、越三國,都少有見到的。
因為三國科舉,都是在各郡舉行,基本上不可能將全國士人,集中在一城參加科舉。
而這點長沙國卻做到了,達成了一項領先成就。
可以想見。
等這次科舉盛況傳出去後,天下人對長沙國的印象,對長沙國實力的看重,必然會大幅提升。
這是對長沙國格,國際地位的提升,都極為有益的事情。
甚至除去這些關於聲名、國際地位提升的好處外,單是長沙國內,就有上萬士子這點,也依舊讓人振奮了。
這代表著僅靠長沙國如今的人才儲備,已經足夠這個新生的小王國維持下去,不用有人才貴乏的憂慮了。
看著後輩層出不窮,源源不絕,沒有傳承斷代的危機。
這對於崔長青這種已經是個老人,並且已經把長沙國,當做自己畢生事業奮鬥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好訊息。
所以這種種綜合下來,令這位當今長沙國內文官第一人,甚至隱隱是文壇第一人的左相,格外的歡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