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章 (第1/3頁)
雜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富」?算什麼「英特納雄耐爾」?
上面只是拿水果舉例,其他的就不一一細說了,大家自行腦補。
2.落實到生活層面,構建起虛假的人際關係
在上述第1點的基礎上,若是人類都能透過將需求抽象成指令來生產了,那生產力水平就到了「有業無職」的階段。
也就是說,工業、農業之類的「業」還在,但不存在工人,農民這樣「職」的區分。
你想吃(需要)飯、肉、果子,你的需求就會被抽象概括成「農產品、食品」,然後被「系統」用於驅動生產,你就算工作了,就算從事農業和食品行業了,不用去具體就職。
哪怕你日常隨便乾點啥,不管是看個風景,跑個步,出於好奇看本書,搖個試管,都能刺激大腦有針對性的不斷產生需求。
比如,剛好看一部醫療的電視劇,就想著要是有某種新藥就好了,這就是需求,接著就被「系統」抽象概括成指令,驅動生產(也包括上游的研發,裝置製造等一整條產業鏈),你就又算是從事醫藥行業了。
就是我前文說過的「生活本身就是工作」。
到那時,也就不存在什麼上班、下班、加班、就業、失業、剝削。
而與之相適應,整個人類社會都會發生變化。
在勞動和生產上,由於已經是由需求來驅動,那就不受人際關係的影響了。
那時的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社會化勞動和生產領域的「一枝獨秀」(即只受需求驅動)與私人生活方面的「百花齊放」。
客觀上的家庭會不復存在,只存在主觀感受上的家庭。
比如,每個人按自己的喜好,擁有數量不等的機器人或模擬人或生化人,總之不是真正的人類,只是「工具人」,想打就打,想罵就罵,想啪就啪,性別不限,外表不限,啥都不限。
不想留後代就由「工具人」陪伴照顧到死,想留後代就把DNA留在「工具人」體內,送到繁殖中心透過人造子宮培養出來,接下來也是由「工具人」(足以扮演父母親友那種)撫養長大(這才是我期望的「社會化撫養」)。
在需求上,「工具人」的效能可以滿足你生理的心理的種種方面(可以扮演親友等等角色),但「工具人」本身又不具備真正人類的屬性(智,識,體等等還是與真正人類有區別有差距)。
說難聽點,就是更高檔的,以假亂真的「充氣娃娃」。
這就是先前說的,客觀上的,人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