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導權交給了他的侄子馬日磾,馬日磾成為馬氏家族新的話事人。
而馬融在學術方面的衣缽,則全部傳承給了他的小弟子,袁樹。
對此,馬氏弟子門生群體內部有過一點小小的風波,一些和袁樹關係不好的人表示難以接受,他們在馬融喪禮結束之後便離開了茂陵縣。
這批人大約有五百多人。
他們一方面接受不了袁樹對他們的惡劣態度,一方面也對袁樹主導的未來有些莫名的心虛,知曉自己難有出頭之日,不如儘早離開。
“大丈夫豈能與垂髫小兒為伍!”
他們這樣替自己強行挽尊。
然並卵,很多人都知道這群離開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思。
無非是和袁樹的關係處的不好,或者不認同不想學習袁樹的學說,或者加入不了一心會,又或者被一心會趕了出來。
比如馬氏高足北海王駿,還有潁川郭啟。
這兩傢伙就當眾宣稱不與小兒為伍,頂著人們嘲諷的眼神,選擇離開。
絕大部分人都留下來了。
因為袁樹的能耐,袁樹的志向,袁樹的意志,袁樹的背景,他們都看在眼裡,大部分人對於袁樹,是真心服氣、信任的。
所以願意留下來的三千多人裡還沒有加入一心會的也開始陸陸續續申請加入一心會了。
盧植沒有選擇離開,而是選擇留下來和袁樹一起繼續發展打理一心會。
他相信袁樹的為人,對他的未來懷有充分的期待,相信致良知之學在未來能夠給大漢帶來的變化。
所以作為馬氏弟子當中長期的第一人,他帶頭表示願意接受老師臨終前的安排,願意承認袁樹對馬融學問的傳承。
雖然不至於和其他沒有學成的門生弟子那樣直接拜師,但是他被袁樹引為助教,成為致良知學派的重要核心人物。
而袁樹也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他要為馬融服喪三年,以報答馬融的恩重如山。
做出這個決定之前,袁樹寫信給了袁逢,希望可以得到袁逢的諒解。
袁逢得知馬融居然把學術衣缽傳承給了袁樹,大驚之餘,也懷著難以遏制的喜悅,允許了袁樹的行為。
在他看來,兒子本就才十二歲,就算服喪三年,滿打滿算也就十五歲,依然很是年輕。
倒不如說這三年可以很好的讓他磨練心境、增進學問,三年之後,稍稍成長的袁樹一定會展現出不一樣的風采。
而且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