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致良知之學是從《孟子》產生的,《孟子》若不能成為顯學,也就難以順勢帶動致良知之學。
所以盧植建議袁樹善用自己的才能,花費一些時間為《孟子》做章句,解讀《孟子》。
袁樹對此有些為難。
“前者已有趙君著孟子章句,還需要我再註解嗎?”
盧植大笑。
“公羊傳已有嚴氏之學,為何還有顏氏之學?”
袁樹恍然大悟,感謝了盧植,隨後便著手準備為《孟子》進行註解。
而後,在請教馬融的時候,馬融也告訴袁樹,想要提高在學術界的地位,真正成為一代大儒,就要能夠自己著書立說。
單純只是一段講學、一次助農行動,只能提升區域性名望,而不能成為學問大家。
若想實現他的理想,將致良知之學發揚光大,就要讓《孟子》擁有更高的地位,袁樹完全可以在註解《孟子》的時候將自己的致良知之學融合進入,連帶著《孟子》一起發揚光大。
“孟子之學,亦有其精妙獨到之處,且孟子之言更加犀利,相較於你之所言致良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你若能將孟子之學發揚,致良知之學必然隨之發揚,你,可為一代宗師!”
馬融瞪大了眼睛,一臉激動的攛掇袁樹去做這件事情。
在他看來,袁樹距離聖賢之位還有不少距離,而拉近距離最快也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著書立說。
依託孟子之學,發揚光大自己的學問,從儒家五經之外,走出第六條道路,對於出身優越、具有豐富政治資源的袁樹來說,這本就是一條可以嘗試的道路。
馬融的贊同讓袁樹徹底下定了決心,於是接下來,他一邊改組助農會,一邊著手進行對《孟子》的註解。
改組方面,他按照自己的期待,以“一心會”為名義,改組了助農會。
他對外宣稱,所謂一心,不單單是指良知在心,暗指致良知之學的意思,更是有“一心為國、一心為民、一心為公、一心為道”的意思,所以取名為“一心會”。
組織架構上,他自任會長,盧植任副會長,兩人是一心會的一把手和二把手。
另外,袁樹還給一心會設定了庶務部、後勤部、人事部、審計部等四大部門。
最早跟隨他的十三太保分別擔任領導職位,後面在助農行動中脫穎而出的一些優秀士子也被袁樹認定為是可以依靠的優秀人才,被安排了職位,一個三十多人的核心領導層就如此建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