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正經的書院, 不好開,沒人。
放眼整個棲州,正經的讀書人少,學而有成的更少。能識書斷文寫章篇的了了幾個, 還被書院收攏了來。
棲州這地方還有個詭異處, 別的州, 那些耕讀人家, 地裡刨來食, 全家忍餓吃稀湯也要讓子孫識字入書院,博個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機會。棲州不一樣, 離天子堂太遠,再者,以前來棲州的官吧, 無論大小都是夯貨, 還動不動就嗝屁, 要麼莫名死在棲州, 要不被皇帝拉回京中砍了頭。至於能免役、稅……這棲州能有什麼田地嘛, 能供得起讀書人的, 家中肯定不是種地,免役?惡民比官兇, 棲州的役都是瞎糊弄的。
讀了書, 沒甚好處,還要費老鼻子的銀錢, 不划算不划算。
能明理?
那是甚阿物?要明理做甚麼?
讀書認字後方知禮儀,譬如君子修身,動口不動手。
這……這……他娘就是放狗屁,在棲州要想不吃虧, 都是互相狂噴唾沫之後上手腳,手腳並用不分勝負之後抄傢伙。
光罵人,不癢不痛,頂得甚用。
就連如今在棲州城裡頗有名聲的半知書院,那也是因為裡面與眾不同,教人記賬撥算盤珠子,這些都是有用,學幾月立馬就能化為銀子的。裡頭教的技藝也不錯啊,看,學箍桶能走街;學補鍋能上門;學打鐵能開鋪……哪樣不比光讀詩書強?
誠然,樓淮祀來了之後,棲州百姓覺得做官確實挺威風的,可樓淮祀這等背靠大樹乘蔭涼的,有關係戶之嫌,壓根不具備說服力。有個太上皇外公,再有個當皇帝的親舅舅,就算他提起來筆只會寫自己名姓,那也是威風凜凜、橫行霸道的。
宋通判倒是正經讀書人出身,可……可……可宋通判在樓知州來之前,也就專拍前知州馬屁,再躲屋裡養肉,把自己養成個圓白胖子,閒來無事就背後罵罵嫡母。話又說回來,光光兄埋怨嫡母苛待了自己,宋家也是士族,一聞,滿屋子書香。
尋常百姓拿頭去比?
算來算去,也就雲水縣令時載是正兒八經的貧家子出身,讀書破萬卷,也進了天子堂,有什麼用,不是被打發來棲州當個芝麻官。棲州的芝麻官,官途兇險,唔……聽聞,時明府身染惡疫,不定要跟前頭莫名死了同僚一般,已經去找閻王報道了。
棲州人無師自通地領悟了真諦,學得好不如出身好,人拼比不過天賜。
綜上所述,在棲州讀不起書,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