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縣裡有人願意學這門手藝,他願意免費授徒,陳主任暗暗點頭。
自從縣裡成立這個非遺文化中心之後,他也藉著工作的機會,接觸到不少本地的老手藝人。
不得不說,老一輩對於這種傳統手藝,都是很有情懷的,有些非遺文化之所以還能艱難傳承下來,就是因為一些手藝人哪怕不賺錢,也一直沒有丟下這門手藝。
他們縣去年就挖掘過一個剪紙手藝人,老人家一手剪紙栩栩如生,家裡堆了一本又一本的剪紙冊子,小孫女做手賬的時候,卻寧可上網花錢買貼紙,也不用老人家的剪紙,嫌棄這玩意兒不夠洋氣……
老奶奶聽完只是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潮流,現在的女孩子喜歡新潮的手賬本,卻並不妨礙老奶奶細心把自己的剪紙作品收藏起來,這也是她們這一代的“手賬”呢。
不過,縣裡專門成立非遺中心,就是為了挖掘本地非遺文化、想辦法把這些岌岌可危的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的,當然不可能讓傳承人們放下生計,為愛發電。
聽完江有糧的回憶和講述,陳主任已經掩不住臉上的喜色了。
沒想到這位江老漢非但是正統的傳承人,而且對於郎山竹雕文化的歷史,還有那位老師傅的生平,也都非常瞭解,這太好了!
陳茽當即站起來,回辦公室拿了一份檔案和一張表格過來,讓江有糧先把表格填好,然後再給他解釋檔案內容。
縣裡也知道很多非遺文化之所以斷了傳承,主要還是因為從業者賺不到錢,所以,為了鼓勵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縣裡專門成立了這個非遺中心,還對挖掘出來的非遺文化專案給予經濟上和創業上的幫扶。
“傳承人申請成功後,縣裡每個月會有1000塊錢的創作補貼,供大家購買創作需要的材料。這個補貼自申請當月開始,具體會發到什麼時候,這個暫時不能確定,要看政策會不會變。政策不變,這個補貼就能一直領,也算是政府對於文化傳承人的一種保障措施吧。”
“創作出來的作品如果自己沒有銷售渠道的話,也可以交給我們代為銷售,我們在各個景區、遊客服務中心、高速公路服務區還有公路驛站,都有專門的土特產店,可以放在那邊寄賣,不過要繳納大約10%的服務費。”
“對了,如果江師傅以後想要成立自己的竹雕工藝工作室,縣裡還有一些稅收和店面租金方面的優惠政策。”
“目前縣裡正在籌備,打算借用遊客集散中心的閒置鋪面,打造一個非遺文化園,如果江師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