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書 (第1/5頁)
陳平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探索求變·超越
——序陳平軍《紫陽書》
秦兆基
陳平軍先生的散文詩創作,一直在我的視域之內,看著他從《邊走邊唱》《好好愛我》寫到《心語風影》,直到最近寄來的書稿《紫陽書》,前後垂三十年。“三十而立”,是一位作家由摸索逐漸走向自樹,從人格精神到藝術技巧的階段。
一
《紫陽書》確實使我看到在他過往的散文詩作中沒有呈現過的東西,或者是作為潛質、隱性存在,並未顯露出來而為讀者感知的因素。這種變化使人欣喜。
誠如本書內容簡介中所言:作者始終充滿了嘗試和創新、探索的精神,力求不重複自己,無論題材、修辭、結構、手法和風格等,都在不斷求變。請注意兩個關鍵詞:“探索”和“求變”。探索,意味著進入未知領域;求變,意味著拋棄既成的格局,以新姿態傲視於人。探索與求變,對於一個作者來說,是一種艱辛的努力,也是心靈和藝術走向成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追求。如果以“探索”與“求變”為著眼點,細讀文字就不難領略《紫陽書》的要義和藝術特色之所在,就不難衡量這部散文詩集在陳平軍個人創作中的意義。
怎樣才能感知和認識《紫陽書》中顯示的“探索”精神和“求變”後呈現出的異象呢?
筆者在讀《心語風影》後寫過一段文字,似乎可作為解讀《紫陽書》的參照系,那篇文字是這樣寫的:它(指《心語風影》)不像其他的散文詩作品那樣視界開闊,涉墨成趣,只是默默地打量身邊有限的世界:豐饒的陝南紫陽小城;生於斯,長於斯,蟄居於斯多年的山村白果;在油燈下默默批閱作業、備課的鄉村小學屋舍;朝夕相處的家人,熟稔的鄉親……所有這些,構成了變動不居但幅度又不那麼大的鄉土社會的情境,亦即帶著中國中西部特徵的,——聆聽到的、期盼著現代化的步伐的逼近,心想奮進而力有不能,焦躁不安而又轉復平靜。(《別樣的視界和表述》)《紫陽書》,顧名思義,是在紫陽這方土地上抒寫的,或者說是為這方土地上所曾有的和現實存在的一切——山嶽、河川、建築、物產、風習、觀念形態、活著的和已經逝去的人們:家人、親人、認識的和未必認識的人——而抒寫的。就這點而言,陳君已經不再執著於抒寫生於斯、長於斯的白果村、那所執教過的小學,那個可以視為歷史見證的“端坐在白果村底部的石磨”,他從城裡自己棲身的泗王廟巷走出,或是進入陳家老院,面對“超越宿命遷徙”的先人,心生愧意;或是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