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天三四次找李德立來問,所得到的答覆,卻盡是些不著邊際的遊詞。
總結李德立的話,皇帝的病情,“五善”不見,“七惡”俱備,而最棘手的是,本源大虧,用濫補則恐陽亢,用涼攻又怕傷氣。而真正的病根,無人敢說,只是私底下有許多流言,甚至說是皇帝的精神已經恍惚,入於彌留之際了。
奇怪的是,在皇帝左右的太監,卻總是這樣對人說:“大有起色了!”“昨天的興致挺好的,還坐起來說笑話呢!”聽了外面的流言,再聽這些話,越令人興起欲蓋彌彰之感。因此,恭王便向兩宮太后面奏,應該讓軍機、御前、近支親貴、弘德殿行走、南書房翰林經常入宮省視,庶幾安定人心。
兩宮太后雖接納了建議,但一時並未實行。這是慈禧太后的主意,要挑皇帝精神較好的時候,再宣旨傳召。
這天軍機見面剛完太監來報,說皇帝醒了,於是慈禧太后傳旨:準軍機大臣、御前大臣、內務府大臣及弘德殿行走的師傅和諳達,入養心殿東暖閣問安。只見皇帝靠在一名太監身上,果然精神甚好,十幾個人由惇王領頭,一一上前瞻視,腰間潰處看不見,只見痘痂猶有一半未落。
“今兒幾時啦?”皇帝這樣問,聲音有些嘶啞。
“今兒十一月二十九。”恭王回答。
“月大月小?”
“月大。”
“後天就是臘月了。”皇帝說,“臘月裡事多。”
“臣等上承兩宮皇太后指示,諸事都有妥帖安排,不煩聖慮。”恭王說道:“如今調養,以靜養體。”
“靜不下來!”皇帝捏著拳,輕捶胸口,“只覺得熱、口渴。”
“心靜自然涼。”慈禧太后說了這一句,向恭王看了一眼。
恭王默諭,跪安退出東暖閣。因為未奉懿旨退出養心殿,所以仍舊在明間伺候。
不久,慈禧太后一個人走了來,站著問道:“皇帝流‘汁’太多,精神委頓,你們看,可有什麼好辦法?”說著,拿起手絹去撫眼睛。翁同龢因為不滿李德立,有句話很久就想說了:“臣有愚見,聖躬違和,整一個月了,十八天之期已過,如今的證候是外證,宜另行擇醫為上。”
“這話,我跟榮祿也說過。”慈禧太后問道,“外面可有好大夫?”
“有一個叫祁仲的,今年八十九歲,治外證是一把好手。”
榮祿磕頭答道:“臣請懿旨,是否傳來請脈?”
“八十九歲,見過的證候,可真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