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69章
舊案被翻出, 大理寺再次忙得腳不沾地。
謝琢同侯英一道,將所有相關的卷宗都找了出來,還趁著天氣好, 攤開來晾了晾,散散潮氣。
一邊整理這些泛黃發潮的紙卷, 謝琢一邊問道:“侯寺丞心情不好?”
侯英抿著唇角,恰好看見紙上寫著的“謀叛欺君,蠹國禍民”幾個字, 他沉默許久才低著頭回答:“我應該沒有跟謝侍讀提起過,我是明法科出身, 讀書的目標就是進大理寺, 我一直以為這裡是天下至清至公之地,慢慢才發現, 原來跟我想的不一樣。”
他提了提嘴角,諷刺多於笑意:“至清至公?這裡應該是天底下至汙至垢之地才對。”
謝琢安靜地站直, 影子映在腳邊,手中的紙頁被風吹得颯颯作響。
“十二年前,我還在讀書準備科考, 那時聽說謝衡被處以凌遲,還拍手稱快,覺得無論是大理寺、御史臺還是刑部,都不懼他首輔之位、不懼陛下的信重偏袒, 而是法理昭昭, 讓惡人得到了惡報。”
侯英眼中出現了短暫的茫然, “可是,如果他真的是被冤枉的,他是有冤不可訴、是被人構陷害死的呢?”
白日之下, 侯英緊緊咬著牙關,緊捏著卷宗,一拳砸在了旁邊的石欄上。
或許是陽光刺眼,謝琢突然覺得雙眼有些澀痛。
他垂眸掩下眼底的情緒:“侯寺丞仍有滿腔熱血,以後定會是個好官。”
晚上,大理寺的官衙燈火通明,大理寺卿陳直中乾脆住在了衙門裡,還從家裡帶了被褥和換洗的衣物。凌北兵械被劫一案尚無進展,十二年前的舊案更是找不到頭緒,偏偏各方視線全都匯聚在了大理寺,陳直中不免焦頭爛額。
謝琢也放下了手裡沒核查完的卷宗,到了議事房,跟侯英坐在一處。
有書吏犯愁:“這案子已經是十二年前的事了,當年作證的人沒幾個還活著,就算活著的,短時間內也找不到人。”
侯英接話:“當年定罪的鐵證是那封寫給北狄的書信,裡面涉及我朝機要,字跡與謝衡完全相符。若要重新調查,這封信是一個重要切口,但如今想從偽造謝衡親筆方面入手,難度很大。”
陳直中清瘦了不少,手指敲在桌面上,認同了侯英的觀點:“已經過了十二年,模仿謝衡筆跡那個人是否活著還兩說。”
侯英已經將卷宗翻了好幾遍,忍不住指出:“當年定罪定得極快,抓來審問的幾個人證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