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士子們的方略,大宋之二炮 (第1/2頁)
星空天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如何穩固,趙桓這麼長時間來,只想到兩點。
首先提出民族之論,將漢民族牢牢凝聚起來。
中國古代一直沒有形成系統的民族論理論,儒家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這句話,實際上是在弱化民族論。
頂層理論都是這樣設計的,何況反映在具體的行事上?
所以,殿試其中的一個策論就是民族之論。
而另一道策論,國運乎家運乎,則是如何將國家的運道,和普通百姓的運道緊密聯絡起來。
兩道策論定下之後,趙桓一直在思考,但並沒有想到太好的法子。
暫時來說,只能是多多調研,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找出最佳方略。這也是趙桓告誡李若水的話。
而參閱士子們的答卷,就是很好的調研方法之一。
接下來整整三天時間,趙桓一直忙著檢視士子們的答卷。
趙桓邊看邊思考,漸漸地,激進式擴張的思路成型。
並且他發現幾個不錯的人才,有歷史上的名人,也有名不經傳之人。
殿試結束後第三天的晚上,趙桓圈下十人名字,這就是殿試的前十名。
這十名士子,趙桓準備每人面談一番,算是再次考校。
至於其他人,還有瓊林宴。
如此忙乎,七天時間很快過去。
第八天一大早,西京城門口,趙桓親自將三十名進士送上馬車。
這些士子將趕赴陝西,三個月之後,他們將呈上具體方略。
方略的名稱便是,羈縻州如何快速納入、融入華夏疆域
第九天,又有三十名士子出發前往平陽府。
一個月之後,他們也將遞交一道方略:武裝移民可預見的困難以及應對之策。
接下去幾天,每天都有三十名士子出發,前往各地歷練,就連芬州也有十幾名士子請命前往,趙桓自然應允。
士子們需要遞交的方略各自不同,有關於發展工商業的,有關於農業改良的,有關於宗教信仰的,亦有海運貿易的,不一而論。
趙桓這幾天自然沒有忘記兌換點的獲取,他之前的存貨幾乎耗盡,不備著些肯定不行。
短短十幾天時間,趙桓又存下數千點兌換點。
韓世忠的陝西之事也漸有眉目,得益於趙桓對西夏造成的毀滅性打擊,陝西迎來數十年最好的局面。
韓世忠向李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