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士子們的方略,大宋之二炮 (第2/2頁)
星空天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習,先是收攏土地。
土地不足之時,便向西夏之地進發。
韓世忠比較大方一些,凡是願意移民者,每人給良田二百畝,不管是陝西本土百姓,還是外地移民過來的,一視同仁。
同時,為拓展土地安置百姓,韓世忠短時間內組建了一支三萬人的軍隊。
在西北,沒有馬可不行,韓世忠親自帶兵,至西夏境內搶的軍馬數萬匹。
他手下計程車兵們每人一匹都還剩餘二萬多,經得趙桓同意後,韓世忠上交二萬匹軍馬,換來緊急配置的一萬支火銃及足夠的火藥和鉛子。
同時,被趙桓救下的王大龍已經和韓世忠接上頭,韓世忠派出三千士兵前往西涼府,協助王大龍守城。
韓世忠計程車兵已經和西夏小股部落士兵戰過幾場,互有傷亡,總體來說,協助王大龍佔據西涼府問題不大,但出去和西夏人野戰,尚且不行。
趙桓自然要對陝西之事思慮周詳並傳令至韓世忠,這麼一忙乎,又是好幾天過去。
至於岳飛的東路軍戰事,卻是讓趙桓非常省心。
岳飛奏報說,他前後和金軍、偽齊戰過十幾場,略有小勝。
他還說,濟南距離後方較遠,糧草運輸不方便,決定就地取糧,已派出數萬軍隊協助農戶收割莊稼。
所收割之糧食,三成納為軍資,四成由東路軍出錢收購,至於農戶們需要上交給地主的那部分,已經全部免掉。
不少有意見的地主,則是按資敵之罪砍頭,田地皆分給周圍佃農。
對於岳飛的諭令,趙桓依舊送去四個字:諸事自決。
至於沈叢,神火銃的改進告一段落後,還沒等趙桓開口,他已經在研發大號的神火銃,或者叫火炮。
不是之前的石炮,而是火藥推進的大炮。
趙桓自然對其勉勵有加,又令剛到西京的張俊配合沈叢。
張俊作為史書上的大宋中興四將之一,因報到的時間晚一些,已經沒有位置。
趙桓給他的差遣是先行和沈叢研發大炮,待大炮初見成效,定型之後,將以張俊為首,組建大宋專門的炮兵部隊。
炮兵的名字趙桓已經想好,他帶著些不為人知的低階趣味,準備將人類歷史第一支純火藥炮兵,命名為第二炮兵部隊,簡稱為二炮。
如此,又是一番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