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的慾望的火焰,讓它帶著
準確的內心的烙印射發出來吧;
並不是我們的知識可以因你的談話
而增長起來,而是你可以學會
說出你的渴望,人家好替你準備答案。”
[133]
叩問不是為了獲得知識,只是為了釋放原欲。內在矛盾鬥爭不止,精神就不死。“我”之所以要叩問,也不是為了找出一條現成的路或避免災難,這些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必然性如觀照隨波逐流的小舟的眼睛,眼睛是無法控制小舟的去向的。叩問的姿態使“我”同信念靠攏,“我”在“我”的災難中感受上帝的意志。當“我”感到“我”的悲慘的命運“纖毫必露地描繪在永恆的上帝的面容上”時,無名的幸福就會降臨。一切屈辱、痛苦的懲罰,都會在寫作的行為中得到復仇。這是一種預定,也是一種追求。詩人活在預見力之中,也就保持著內心的希望,這希望使他超越邪惡,獲得永生。
詩人展示了罪,成為知罪的先知,所以他在世人眼裡是不受歡迎的人。但詩人並不想做超人,他仍要堅守在大地,用刺耳的聲音將靈魂受難的故事講述到底,促使世人覺醒。
“假使我成為真理的瞻前顧後的友人,
我擔心我的生命,我的名字,將不會
垂之於那要把我們稱為古人的後世。”
[134]
詩人因為他的這種虔誠又決絕的姿態獲得了靈界的嘉獎,他蒙恩見到了那麼多偉大的精靈,並且得以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遨遊。從這一章可以看出,命運實際上是掌握在自由人手中的。凡是“我”遭遇的,都是“我”想要的,並且“我”最終得到了“我”想要的——不多也不少。凡是不甘心隨波逐流,不閉上那雙觀照的眼睛的人,他的生活中就會發生奇蹟。
第十八歌中集中討論了兩個問題:創造中的自我問題和造型的問題。先來看主體是如何樣同自我遭遇的。
當時我在那雙聖潔的雙眼裡看到
什麼愛,我不想在這裡描寫;
不全然因為我不信任我的言語能力,
而是因為我的記憶若沒人提醒,
就無法重新想起當時的情景。
[135]
這裡的“看”,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一次性的、不能重複的創造。重現“看”的情景,就是藉助媒介(某人的提醒)再一次進行創造。被看的物件是什麼?它就是人的藝術自我——那個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