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奪命皆速。所謂"暴崩",不是腦充血,便是心肌梗塞;清朝有好幾個皇帝即死於這兩種病。
世宗可能顧慮到這種情況,倉促之間,口噤不能言,無由下達"末命",豈非又起骨肉蕭牆之禍?因此發明了一個皇位繼承問題的特殊處理辦法:親自書寫繼承人之名,藏於乾清宮最高之處,即世祖御書"正大光明"匾額後面;另有一小銀盒,內中亦書同樣的硃諭,出巡時由貼身太監隨身攜帶,以備變出不測時,仍能確知大位誰屬。
一般而言,至大漸時,召繼位皇子及顧命大臣至御榻前,口宣末命;駕崩後,繼位的皇子既未登基,更無年號,而且天下臣民還不知道宮中"出大事",但根據"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法則,既有遺命,不必柩前即位,即已自動成為嗣皇帝。顧命大臣、其他皇子以及宮眷、太監等,行大禮、改稱呼,作為事實上承認皇帝的表示。
嗣皇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處理大行皇帝的遺體。清朝皇帝經常"住園",夏天則至熱河"避暑山莊"避暑;即便在宮內,自雍正以後亦住養心殿,不住乾清宮。主要的原因是,以滿洲"祭於寢"的習俗,皇后所住的坤寧宮,經過改建,地下埋了兩口大鐵鍋,每天后半夜煮兩頭豬祭神,中宮變成"沙鍋居",何能再住?
所以除大婚合巹之夕,一住坤寧宮東暖閣,以應故事之外,皇后從不住坤寧宮;這樣一來,皇帝亦就不住乾清宮了。
但乾清宮畢竟是皇帝的正寢,所以不管康熙崩於暢春園,雍正崩於圓明園,乾隆崩於養性殿,嘉慶、咸豐崩於避暑山莊,道光、同治崩於養心殿,光緒崩於瀛臺,皆奉遺體於乾清宮,在此大殮或行正式祭禮。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遵奉遺命尊嫡母及生母為皇太后,再以奉太后懿旨的名義,以嫡福晉亦即所謂"元妃"為皇后。在此期間,處分重大事件,對外輒用"奉遺命"的字樣,有關宮闈則用"奉懿旨"的字樣。
接下來是頒遺詔又稱"哀詔";然後欽天監擇日在太和殿行即位禮,禮畢頒"恩詔",佈告天下,新皇帝已經正式產生。
稱為"恩詔"者,因為嗣君即位,與民更始,大赦天下,&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