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黑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向校長吐露真情——除非您明白地命令我去向他投訴。這是我以此事煩您的原因,因為它已成了使我苦惱不已的一種根源。”
設使我們也有這位導師答覆求助的白紙黑字,那就真是再好不過了,可惜他只作了口頭上的答話。這位音樂導師接到克尼克的求助信後不久,親自來到華爾茲爾主持一次音樂測驗,於是就在逗留的那幾天當中為他這個青年朋友用了相當的工夫。我們之所以知道此點,是得自克尼克後來所作的追敘。音樂導師並未使他輕易過關。首先,他不但仔細看了克尼克的成績單,同時還查了他的課外研究專案。他由此判斷,克尼克實在太偏於後者了;關於此點,校長的看法是對的,因此,他堅持要克尼克照實向校長認錯。他為克尼克對戴山諾利的行為提出了明確的指示,直到他將這個問題與校長作了一番討論之後,始行離去。結論約有兩點:其一,戴山諾利與克尼克之間形成了令人難忘的競爭;其次,克尼克與校長之間重新建立一種全新的關係。這倒不是說這種關係有著聯絡克尼克與音樂導師的那種感情和奧妙,但它至少因為變得明朗化而緩和了下來。
音樂導師為克尼克釐定的路線,曾有一段時間決定他的生活方式。他獲准接受戴山諾利的友誼,讓他自己承受他的影響和攻擊,而不受老師們的干涉或監督。但他的精神導師特別要他為卡斯達裡對這個抨擊者提出辯護,並將觀點的衝突提升到最高的層面。這話的意思是說,約瑟必須在種種情形之下將卡斯達裡與教會組織現行制度的基本原理做一番深切的研習,並反覆背誦,銘記在心。不久,這兩個朋友敵手之間的辯論,很快就因變得眾所周知而吸引了大批的聽眾。戴山諾利原先那種攻訐和嘲諷的語調逐漸溫和了,他的立論也較嚴謹和負責了,批評也較客觀了。在此之前,普林涅奧仍是此種競賽的贏家;因為他來自“人間”,不僅具有人間的經驗和競爭的方法,而且亦有攻擊的手段和某種程度的冷酷。他在家鄉時曾因與成年之人交談而得獲知世間對於卡斯達裡可能所作的種種指責之詞。但是,到了現在,克尼克的答辯已經迫使他體會到:儘管他對俗世的認識頗為不錯,可說優於任何一個卡斯達里人,但他對卡斯達裡及其內在精神,比之熟知卡斯達裡、已以卡斯達裡為鄉土並接受命運安排的人來,不論怎麼說,仍是無法企及的。他不得不明白,乃至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只是此間的一個過客,而不是當地的一個土著;這些不言自明的原則和真理,系從若干世紀的體驗之中得來,外界的俗世沒有絕對的獨佔權。並且,此處的這個學區之中,亦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