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裳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之後,經歲科兩試去博取功名。每年歲科兩試,按額定之數擇優選拔一定數量的附生和武生。雍正十三年,衛所裁撤之後,衛學日漸廢弛。青島當地子弟只能依靠學塾教育。一類是富庶大戶人家,聘塾師在家坐館;一類是塾師在自己家裡設館授課招收學生;另一類由村鎮或當地出地出資設塾施教,就像丁廷執在仲家窪教學生的義塾。
(▲私塾教育)
德國佔領青島之後,教會辦學興起,不少中國人也渴望透過教會學校“曉洋務,習新學”。因此,教會學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德國總督府也優先扶持,先後將幾塊地皮捐給了教會。1901年,清政府頒發上諭,詔令改革學制,青島地區的縣學、書院、私塾相繼改革學制,開始建立蒙養學堂。
高高在上的殖民者,用洋槍洋炮開啟了中國的大門。殖民文化的傳播和擴張,也從此開始了。
丁永一對此非常擔心。孩子的成長就像花兒一樣,花季一過,再也無法彌補。小國毓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所有的新鮮事物都保持著高度的新鮮和好奇,一心想去洋人的學校。丁永一深知,始於開端的教育,至關重要。若是孩子從小便仰視異國,只怕長大了,會成為一個洋人的一切都是好的、對的的洋奴才。
想到這兒,丁永一的心中升起一種強烈的無力感,但他決不容許自己聽天由命。
世道雖然變了,青島成為洋人的天下,但丁永一不希望丁家的孩子長大之後,給洋人當夥計,卑躬屈膝地討生活,替外國人說話辦事。他也不想自己的孫子,成為被鄉親們唾棄的裡通外夷的“二鬼子”。丁永一更不願意看到,小國毓長大之後,跪在地上成為洋教徒。
中國人的心裡,應該裝著自己的祖宗,這才是敬莫大焉。中國人歷來有“祖有功,宗有德”的信念,將祖宗放在至高的位置之上。中國人有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傳統,祖宗給予生命,此乃恩中之大恩,子孫後代畢其終生,而無以為報。
想到這些,丁永一心中風起雲湧,表面上卻雲淡風輕。他手裡輕輕地提著筆,挺直自己的脊背,保持著最恰到好處的鎮靜。
這種想法,丁永一是異常堅定的。他甚至把這種抗爭,當成了戰鬥,一場沒有鮮血、硝煙,卻關乎生死和未來的爭奪戰。這場戰鬥,他絕不能輸,他也輸不起。為了丁家的未來,他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把根脈留住。丁永一也是這麼做的。
比如,背誦《史記》。
如果把中國比作一條大河,《史記》就是華夏子孫的來路,裡